圖1.汽車發動機燃燒系統清洗器結構框圖圖2.汽車發動機冷卻系統清洗器結構框圖圖3.汽車發動機微電腦自動控制器結構框圖圖4.圖3中清洗執行電路電原理圖圖5.圖3中單片機電路、鍵盤電路和傳感器
電路的電原理圖圖6.圖3中接口驅動電路的電原理圖圖7.圖3中顯示電路的電原理圖參見
圖1,發動機燃燒系統清洗器主要包括清洗液箱2、第一過濾器3、第二過濾器4、電動油泵5、進液流量調節閥6、壓力表7、回油流量調節閥11和由兩單向閥9、10和流量調節閥8連接構成的安全溢流裝
置,清洗器與發動機進油口1及發動機回油管19連接。清洗時,由微電腦自動控制器控制電動油泵5的啟動、關閉及清洗時間,清洗時的發動機處于怠速工作狀態。
電動油泵5開啟時,清洗液自清洗液箱2經過濾器3、過濾器4、電動油泵5、進液流量調節閥6進入發動機進油口1,并從發動機回油管19經回油流量調節閥11返回清洗液箱2。單向閥9及由流量調節閥8、
單向閥10構成的另一支路可構成安全溢流裝置,當進入發動機的清洗液壓力、流量太大時形成分流,以滿足不同發動機的需要和保證安全清洗。進入發動機燃燒系統的清洗液與積炭、焦結物等發生反
應,并將積炭、焦積物分解,通過發動機排氣裝置排出。
參見圖2,發動機冷卻系統清洗器主要包括清洗液箱24、清水箱23、水泵12、流量調節閥13、第一電磁閥14、第二電磁閥15、第三電磁閥16、第四電磁閥17、廢液箱25、溫度表18、貯液管22和三通A
、B、C、D、E、F,H為電極腔。清洗器與發動機節溫器出口21及發動機散熱器進水口20連接。
冷卻系統的清洗包括三個步驟即注液、清洗和沖洗,發動機怠速工作。
注液時,由微電腦自動控制器控制開啟水泵12,其余電磁閥14、15、16、17則關閉。清洗液自清洗液箱24經水泵12、流量調節閥13、三通A、三通B、三通E進入發動機節溫器出口21,待注滿清洗液后
關閉水泵12。
清洗時,由微電腦自動控制器控制開啟第二電磁閥15,清洗液經發動機節溫器出口21、三通E、三通B、第二電磁閥15、三通F、發動機散熱器進水口20與發動機冷卻系統構成循環清洗回路,清洗液與
水垢、銹垢、油垢發生反應,將其溶解、分化。在該過程中,微電腦自動控制器每隔一定時間開啟第三電磁閥16一次,并在第三電磁閥16開啟、關閉一定時間后(延時冷卻)開啟第四電磁閥17一次。開啟
第三電磁閥16時,一部分清洗液經三通A、第三電磁閥16、三通C、貯液管22流入廢液箱25;開啟第四電磁閥17時,貯液管22中的清洗液反流入三通D中,此時電極腔H中的鐵離子傳感器可檢測到當前
清洗液中鐵離子的濃度并傳送給微電腦自動控制器,以判斷冷卻系統的清洗狀況。如果清洗液中鐵離子含量達到了預定標準則表示可結束清洗,微電腦自動控制器控制打開第一電磁閥14和第三電磁閥
16、關閉第二電磁閥15和第四電磁閥17,清水自清水箱23經第一電磁閥14、三通F進入發動機散熱器進水口20,推出的清洗液經發動機節溫器出口21、三通E、三通B、三通A、第三電磁閥16、三通C
、貯液管22流入廢液箱25。若檢測的鐵離子濃度一直未達到標準,則按程序做完清洗工作后結束。
沖洗時將清洗液箱24換成清水箱,微電腦自動控制器控制發動機停車,開啟水泵12和第一電磁閥14,清水經水泵12、流量調節閥13、三通A、三通B、三通E、發動機節溫器出口21、發動機冷卻系統、
發動機散熱器進水口20、三通F、第一電磁閥14排放,以充分排出系統內的清洗液和雜質。
實施時可在燃燒系統清洗器中設壓力表7(
圖1)監測清洗液壓力和在冷卻系統清洗器中設溫度表18(圖2)監測清洗液溫度,在清洗液箱2、24中設液位計供監測液位情況。
參見圖3,微電腦自動控制器主要包括單片機電路31、鍵盤電路32、顯示電路33、接口驅動電路34、清洗執行電路35和鐵離子濃度檢測電路36。在單片機電路31程序指揮下根據鐵離子濃度檢測情況通
過接口驅動電路34控制清洗執行電路35中電動油泵、水泵、各電磁閥的啟動動作及啟閉時間。健盤電路32及顯示器33可用于設置參數。
參見圖4,清洗執行電路35包括水泵12的控制繼電器38、控制油泵5正轉的繼電器36、控制油泵5反轉的繼電器37和分別控制第一至第四電磁閥14、15、16、17的繼電器32、33、34、35。
繼電器38吸合時,水泵12得電(交流)工作。繼電器36吸合時油泵5正轉,繼電器37吸合時油泵5反轉,繼電器32、33、34、35吸合時電磁閥14、15、16、17分別得電閉合。
參見圖5,單片機U1(8031)、數據鎖存器U3(74LS373)、只讀存貯器U4(2764)、數據存貯器U6(6264)和譯碼器U18(74LS138)連接構成單片機電路,U3用于鎖存低位地址,U18用于產生U6、U21、U24
等的選通信號。
圖中接插件J3接入鐵離子傳感器的微弱檢測信號,經放大器U23(AD521)放大后由其7腳(RS)送模/數變換器U24(AD574)的RS端,轉換后的數字信號經數據總線送單片機U1的PO口。
鍵盤掃描電路U21(8255)與一組按鍵連接,U1定時掃描鍵盤讀入操作者下達的命令。單片機發出的控制命令由P口送圖6的接口驅動電路,顯示數據由單片機的串行口送出,驅動圖7的顯示電路進行靜態
顯示。
接口驅動電路由一組光電耦合器連接構成,輸入接U1的P口各端,輸出分別接晶體管繼電器電路,繼電器線圈是晶體管的負載。此外,圖5中U21的B、C口也通過光電耦合器驅動鍵盤指示燈電路。
本實用新型既可同時清洗汽車發動機的燃燒系統和冷卻系統,也可單獨清洗其中任一系統,使用方便、靈活;用微電腦控制清洗省時省力,操作直觀;可自動檢測并控制冷卻系統的清洗度,杜絕了“過
洗”現象,且確保安全性、可靠性與徹底性;清洗不必解體發動機,不僅簡化了工藝步驟還延長了發動機燃燒系統及冷卻系統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發動機不解體清洗機,由微電腦自動控制器、汽車發動機燃燒系統清洗器和發動機冷卻系統清洗器構成,所述的微電腦自動控制器包括單片機電路、鍵盤電路、顯示電路、接口驅動
電路和清洗執行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洗執行電路包括電動油泵繼電器電路、水泵繼電器電路、第一電磁閥繼電器電路、第二電磁閥繼電器電路、第三電磁閥繼電器電路和第四電磁閥繼電器電路;
電動油泵繼電器電路的控制端、水泵繼電器電路的控制端、第一至第四電磁閥繼電器電路的控制端分別連接接口驅動電路的輸出端,所述電動油泵繼電器電路的繼電器觸點串接在電動油泵的電源回路中
,所述水泵繼電器電路的繼電器觸點串接在水泵的電源回路中,所述第一至第四電磁閥繼電器電路的各繼電器觸點串接在各電磁閥的電源回路中;所述的電動油泵設置在所述汽車發動機燃燒系統清洗器
的管路內,所述的水泵及第一至第四電磁閥設置在所述汽車發動機冷卻系統清洗器的管路內;還包括有由順序連接的鐵離子傳感器、放大器和模/數轉換器構成的鐵離子濃度檢測電路,鐵離子傳感器設
置在一電極腔內,電極腔插入在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清洗器的管路中,模/數轉換器的數據輸出端與單片機電路的數據總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動機不解體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動機燃燒系統清洗器包括清洗液箱、與清洗液箱出口連接的過濾器、進液流量調節閥、由第一單向閥、第二單向閥及溢流量調節
閥組合構成的安全溢流裝置,和回流流量調節閥;所述電動油泵的泵開關設置在過濾器出口與進液流量調節閥入口及安全溢流裝置入口之間,進液流量調節閥出口與發動機的進油口連接,回油流量調節
閥入口與發動機的回油管連接,安全溢流裝置出口及回油流量調節閥出口與清洗液箱入口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動機不解體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動機冷卻系統清洗器包括流量調節閥、貯液管、清洗液箱、清水箱和廢液箱;所述水泵的泵開關設置在流量調節閥入口與清洗液
箱或清水箱間,流量調節閥出口連接第三電磁閥閥開關一端及第二電磁閥閥開關一端和發動機節溫器出口,第一電磁閥閥開關一端與清水箱連接,第一電磁閥閥開關另一端與第二電磁閥閥開關另一端及
發動機散熱器進水口連接,第三電磁閥閥開關另一端連接第四電磁閥閥開關一端和貯液管一端,第四電磁閥閥開關另一端及貯液管另一端連接廢液箱;所述的電極腔插置在貯液管另一端與第四電磁閥閥
開關另一端的管路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動機不解體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驅動電路由光電耦合器電路構成;所述的繼電器電路由晶體管連接繼電器負載構成;光電耦合器輸入接所述單片機電路的輸入/
輸出端,光電耦合器輸出接晶體三極管輸入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發動機不解體清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動機燃燒系統清洗器還包括有壓力表,所述的發動機冷卻系統清洗器還包括有溫度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保養清洗設備,可對汽車的燃燒系統及冷卻系統同時或分別進行不解體清洗。設置的燃燒系統清洗器由油泵、清洗液箱、調節閥、安全溢流裝置等構成并與發動機燃燒
系統形成清洗管路;設置的冷卻系統清洗器由水泵、清洗液箱、水箱、調節閥、貯液管、若干電磁閥等構成并與發動機冷卻系統形成清洗管路;所設置的微電腦自動控制器控制油泵、水泵及各電磁閥的
啟閉動作實現自動清洗,用鐵離子傳感器隨時檢測清洗度。